▲結婚當日天亮后,新娘家的送親人將新娘送往新郎家中。
▲隨著彝人外出上學、務工、貿易往來與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現(xiàn)在的彝族年輕人也給婚禮增添了一些新元素。因為新郎是當地有著180萬粉絲的網紅主播,當日的婚禮新郎也進行了全程的直播。
▲接親要等到天亮以后,新娘及送親的隊伍只能在新娘家的附近點著篝火等到天亮。
(相關資料圖)
▲新娘被接(送)到新郎家,必須由新郎家派出的未婚男丁背進新郎家。
幾年前的12月,在走進已是冬季彝人新年的涼山美姑縣龍窩鄉(xiāng)時,我非常有幸地遇見了兩場彝族婚禮。
彝族婚俗是一部“活態(tài)”的婚姻發(fā)展史。彝族婚姻的締結,不僅是一家一戶的個體行為,而且與整個家族、姻親、鄰居都有關系,是一個民族文化傳播與接受的過程。彝族婚俗包括婚前禮儀、結婚禮儀兩部分,每種禮儀過程又有若干程序。諸如窮古博今、互難才學的“克斯”、“克智”、“佐”等口頭演述,優(yōu)美動聽的“牛?;铩备柙妭鞒?,充滿娛樂競技色彩的潑水、摔跤、“蜀確”、打親、迎親儀式,抑或搶狗食、不落夫家、圓房之夜的抓扯,以及至今還保留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新娘出嫁前禁水禁食等習俗,都有著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
作為外族人基本上沒有機會去接觸到彝人婚俗的婚前禮儀的,也只能在交流中了解到一些說媒取婚、定親行聘、擇日定期、婚期與鬧婚、節(jié)食禁水等習俗。
彝族的婚禮是很熱鬧的,白天有客人來,彝族能隨時隨地拉一個場子,啥也不用準備,搬來幾箱啤酒,無論男女就可以大喝一場。晚餐在主人家吃罷,親戚、鄰居、朋友、同學又各自拉起場子喝酒吃肉。最熱鬧的當屬“牛牛伙”歌詩傳唱,簡陋的屋子里,全村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由姻親雙方請來的歌詩傳唱人進行一輪又一輪的對唱?;璋禑艄庀乱腿溯喎貒柙妭鞒艘皇痔嶂【埔贿吀柙妭鞒墓?jié)拍跳著彝族舞,直到天漸漸放亮。
迎親的報喜、入棚斷耳線、摸親分辨、搶狗食、摔跤、給禮金等習俗,外人因為基本不了解,能看到的只有潑水、摔跤之類的了,彝族婚禮的舉行,只能表明雙方締結了婚姻關系,并不意味著圓房。
如今的彝族婚禮也揉進許多現(xiàn)代元素,新郎因為是一位有著180萬粉絲的視頻網紅,迎親也玩起了全程手機直播。
隨著彝族通過外出上學、務工、貿易往來等方式與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和生活質量的提升,彝族婚俗也因與更多的現(xiàn)代多民族文化的融合悄然發(fā)生著改變,原汁原味的彝族婚俗或許未來只能交由民俗學學者們作為研究和探討的課題了。(楊 ?。?/p>
最近更新